2020年9月26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公布第二届新疆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暨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新疆选拔赛获奖选手及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的通知》,新疆安装高级技工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教师于赞获得公共类一等奖,将代表新疆赴杭州参加全国公共类的比赛。
荣誉是个炼熔炉。炼的是胆、是勤、是能,熔的是一颗对教育一丝不苟、严谨笃学、孜孜以求的心。回顾备赛、参赛的两个月,于赞老师坦言过程备受煎熬,但受益良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信心、反复实践,找准突破点
接到参赛任务时,于赞老师说整个人是懵的。这种懵一是对自己的外形和能力缺乏自信;二是对选题没有方向,无从下手;三是因为疫情封闭,无法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四是不能精准确定子课题。面对这些困难,于赞老师不断从思考中找思路,在思路中寻找突破点。她向有参赛经验的老师请教,运用排除法,从《语文》《交往与合作》《自主学习》这三门课里选择了《自主学习》作为课题。又反复推敲、寻找合适的子课题,历时良久,偶然才从与丈夫的谈话中获得灵感,从而确定以《游家乡看变化》作为子课题。为了把控细节,她对授课对象的选择也经过再三考虑才定下来,同时向讲授新媒体课程的老师了解学生对图片剪辑及制作美篇软件—96编辑器的熟练程度。这些努力都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真学苦学、以干促进,攻克技术关
于赞老师说,课题确定后,该怎么去写是摆在面前的巨大困难,学校组织的为期5天的赛前培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能学懂弄通培训内容,她边听边录边认真做笔记。等全部培训结束后,她又反复观看回放,补充笔记内容。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点,她又回过头去观看专家的讲解,认真揣摩专家的意见,比如陈彩凤老师说,写选题价值时进行学情分析,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专长等诸多方面去考虑。不知道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她就上网查,打电话询问心理咨询老师。通常写一个片段都会耗时一天左右,可谓是精雕细琢、倾尽心血。在和学生沟通交流环节,她发现学生未满18岁不能开直播,经过不断的尝试,选择了钉钉会议模式。正是这样严谨认真,反复锤炼的态度,她的整个教学设计才能在10天以后得以成型。
三、集众之智、收获喜悦,再启新征程
“我参加比赛的最终教学设计并不是我的初稿,而是经过学校审核后,根据各位领导、同事提出的意见又重新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于赞老师说,和初稿相比,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前后连贯,侧重点一目了然,语言也更加精炼,这个奖是集众人智慧的奖。
在进行疆内线上决赛过程中,于赞老师是唯一一个运用投影仪和家里大白墙做背景,站着说课的选手。当时她穿着工装,化了淡妆,这些都为她加分不少。问及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时,她回答:“我的理解说课就应该站着说,而不是坐着念PPT或者说课稿,刚好家里也有投影仪,就想到这个办法。”问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她说:“代表新疆参加国赛,感觉自身还有很多不足。现阶段一是要加强仪容仪态的练习;二是要克服紧张的心理;三是再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提炼。”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于赞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对于我们而言,从她的得失中吸取营养,变为自己的经验,从而使自己得到升华,臻于完善。
基础教研组 包冬梅
2020.10.18
昨日访问:1609 | 今日访问:5151 | 上月访问:64047 | 本月访问:13098 | 访问总数:3157487 |